垂老别

9小时前励志成语1
垂老别杜甫《垂老别》阅读答案,垂老别

杜 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去,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年时,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10.“孰知是死别”和“此去必不归”这两句对它们各自的下一句而言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两句给各自下一句设置了一个特定背景“是死别”“必不归”,使“伤其寒”“劝加餐”这些平常话语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11.结尾一节留下了怎样不尽的意境?

答:

答案:尽管老人深明大义走上前线,但毕竟他的身世遭遇和现实情况都使他的应征具有极为深重的悲剧性,老人将有怎样的遭遇等着他?扔在家中的孤苦伶仃的老妻还能活下去吗?战局会如老人宽慰妻子时估计的那样发展吗?这一切留待人们思考

12.比较《垂老别》中的送别描写与《兵车行》中的送别描写的异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

答案:都写的是因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和战争给广大群众带来的痛苦

《垂老别》写的是一个典型形象,《兵车行》写的是广泛的社会场景;《垂老别》重在描写人物复杂细腻的心理情感,《兵车行》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因果分析;《垂老别》中的人物深明大义参加正义的战争,《兵车行》中的役夫反对不义的开边战争作者在《兵车行》中反对统治者的开边战争,在《垂老别》中既同情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又对他们的参战行动予以赞赏。 ..

“垂老别” 的相关文章

快心满意2个月前 (06-02)
小巧玲珑1个月前 (06-03)
季常之癖1个月前 (06-04)
鸡犬无惊1个月前 (06-05)
明湖居听书1个月前 (06-05)
马马虎虎1个月前 (06-06)
疾风暴雨1个月前 (06-06)
事半功倍1个月前 (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