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杨慎(1488-1559),明朝中叶杰出词人。官经筵讲官.以直谏件旨,被明世宗廷杖请戍云南永昌,年七十二,死于贬所。这首“临江仙”是杨慎为自己的《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写的开场词。注释(1)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2)淘尽:荡涤一空。(3)成败:成功与失败。《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4)青山:青葱的山岭。《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5)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6)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7)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8)浊(zhuó):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浊酒 :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9)古今:古代和现今。《史记·太史公自序》:“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10)都付笑谈中:在一些古典文学及音乐作品中,也有作“尽付笑谈中”。参考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1)词里的白发渔樵有哪些特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2)有人认为“空”是本词的词眼,结合诗句说说它成立的理由。(3分)参考答案(1)他远离尘嚣,看惯争斗;为人淡泊;博学旷达。(一点1分)他寄托着诗人鄙夷世俗的是非成败、淡看荣辱得失的人生理想。(意思对即可)(1分)(2)①诗人追溯历史,认为英雄再叱咤风云,也会如浪花般随历史消失,终为一场“空”,山河依旧。(2分)②英雄长眠后,其生前的是非成败不过是人们助酒的谈资罢了,依旧一场“空”。(1分)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