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笔驿

4小时前成语查询1
筹笔驿罗隐《筹笔驿》阅读答案及赏析,筹笔驿怀古

罗隐

抛却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盖恨谯周。

惟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注】①筹笔驿:驿站名,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军师村,因诸葛亮多次在此驻军筹划军事而得名。②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史称“十上不第”,一生不得志。③谯周,三国时蜀国大臣,在邓艾逼近成都时,力排众议,劝蜀后主刘禅投降。

1、前两联概括了诸葛亮生前的那些事迹?对全诗情感的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5分)

2、后两联用什么手法表现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事迹:走出南阳辅佐刘备,北伐运筹帷幄,赤壁之战借助天时地利大捷,时运不济事业受挫。②作用:这些史实中寄寓了诗人对诸葛亮忠智的赞扬,对其命运的感慨,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2、①用衬托、拟人等手法表现情感。②用昏君庸臣葬送大好河山徒留遗恨衬托诸葛亮的忠诚与功绩,寄托对他的怀念之情。用拟人手法写檐下流水,借景抒情,原本无情的流水也变得如此多情,日日夜夜傍驿流着,仿佛在怀念诸葛亮,更何况人。③这样写把抽象的情感写的具体形象,委婉深沉,耐人寻味。

赏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登(今浙江新登)人。咸通元年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乃自编所作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句休”。黄巢起义后,避乱归乡。晚年依吴越王钱戮,任钱塘令、谏议大夫等职。

筹笔驿,在今四川广元县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

一开头就联系诸葛亮,再联系筹笔驿作出高度的总括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他抛弃了在南阳的隐居生活,为主公刘备分忧,出来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北征东讨的运筹帷幄,他的...

“筹笔驿” 的相关文章

吃里爬外1个月前 (06-02)
铭肌镂骨1个月前 (06-02)
晏安鸩毒1个月前 (06-03)
捻土焚香1个月前 (06-04)
乐极生哀1个月前 (06-04)
乔文假醋1个月前 (06-04)
秋水伊人1个月前 (06-05)
超今冠古1个月前 (06-05)
在酒楼上1个月前 (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