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诗王勃

7小时前励志成语1
滕王阁诗王勃王勃《滕王阁诗》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

⑴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⑵江:指赣江。渚:江中小洲。

⑶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⑷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⑸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⑹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⑺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⑻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⑼槛:栏杆。

参考译文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

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

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

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

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相关试题及答案

1、诗歌第一句中的“临”字写出了滕王阁怎样的气势?下文的哪些景物是由“高阁临江渚”引发出来的?(4分)

2、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结合诗歌首联的下句和尾联对此做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第一句中的“临”字点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形势,它下临大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2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 引发出来的。(2分)

2、首联的下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尾联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分析2分,感慨2分)

3.全诗采用的是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其中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________ 的景象,后四句抒情,表达的是________ 的感情。整首诗的风格是____ 的,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的诗句是__ 。

4、根据诗歌推知,“阁中帝子今何在”中的“帝子”应该是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

答案:

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滕王阁的位置以及人们在滕王阁上宴乐的情景和滕王阁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物换星移、时光流逝、生命不能长存的感叹;含蓄蕴藉,哀婉低沉;槛外长江空自流。

4、帝子应该是滕王,因为阁的名称是“滕王阁”,可知是以其封号来命名阁的。

5、颔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6、体会颈联中“日悠悠”“几度秋”所蕴涵的诗人的感情?(4分)

答案:

5、颈联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人用“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滕王阁昔盛今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繁华难再的感慨。“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营造了冷落凄凉的意境,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

6、颈联有空间描写转为时间描写,诗人以博大永恒的景象衬托了人生的短暂?.略

返回列表

上一篇:鲁侯养鸟

下一篇:翁卷

“滕王阁诗王勃” 的相关文章

屡变星霜1个月前 (06-02)
商女不知亡国恨全诗1个月前 (06-03)
里外夹攻1个月前 (06-03)
贯穿融会1个月前 (06-03)
疾雷不暇掩耳1个月前 (06-04)
大浪淘沙1个月前 (06-04)
插科打诨1个月前 (06-04)
起死回生的意思1个月前 (06-04)
求人不如求己1个月前 (06-05)
兴废继绝1个月前 (06-05)